Jacky
Carmen在年刊分享自己20年信主服事的經歷,讓我想到自己也是20年前受洗的。非常感恩在聖經教會信主,結婚生娃,還有機會服事主。我也想紀錄上帝的恩典和自己的成長經歷。
一、尋尋覓覓:從追女孩到遇見神(2005-2008)
2005年的時候,我遇到生命改變、認識信仰的契機:我追女孩子追到了教會。2004年從內地本科畢業來港大讀研究生。我在內地從來沒有聽過福音。沒有想到,是用這種方式來到教會來認識祂。那個時候,我們系有幾個非常敬虔的弟兄姊妹,尤其是像大哥哥一樣的惠民和很多其他的弟兄,讓孤單的我在香港感受到家人一般的溫暖。他們陪著我多對一的查經,陪伴我去團契和教會。在看了史特博(Lee Strobel)寫的《為人類尋根》和《重審耶穌》等書之後,我決志信主。我追求的那位姊妹也很有智慧,把我推薦給了另外一位比較年長的姊妹帶領我一對一查經,堅固我的信仰。記得當我開始工作時,教會的弟兄送我一件襯衫。正如何西阿書11:4所說:”我用慈繩愛索牽引他們。”
2006年,我遇到我生命改變的一個「提問」。在北角崇拜結束後,一般會在美麗的海景玻璃前面設置飯桌招待新朋友。有一次崇拜結束我經過那個飯桌時,戴紹增牧師熱情地和我打招呼,問我來自哪裡,然後問我”你畢業後有什麼打算”。那個時候,香港比內地發達很多,我說我希望留在香港工作。接著他非常溫和地問:”內地好多人需要福音,你為什麼不回內地呢?”我其实内心在想香港比较繁华一点,希望可以留下来,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出这个。每每想起来这个,都觉得这个真是个很好的问题,可以暴露自己信仰的本质是什么,所以這個提問到今天依舊在我心裡。
2008年,我經歷了讓我生命改變、對信仰認真起來的事:到緬甸短宣。我們一行14人,用五色珠給聖光學校的小學生講福音,我負責和Carmen講黑色的意義。到緬甸後切身體會到當地的生活:教室黑黑的,凳子和桌子破破的,不多的水泥地都是有裂縫的。
但是從孩子們的笑容、和同工們之間合一的搭配、和當地神學生飆歌、探訪傳福音給當地窮苦人家等等,都讓我感受到聖靈格外的同在,真的是在地如在天的感覺。像敬拜詩歌所唱:”能不能就讓我留在祢的同在裡,我哪都不想去,只想日夜在祢殿中,獻上敬拜,全心全意來愛祢。”從緬甸回來之後,我不敢說生命改變了,但是我對信仰認真了,感覺像是尋到無比貴重的天國寶貝,恨不得把它藏起來,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,買這塊地得到這塊寶貝(太13:44)。
二、婚姻與家庭:學習放手與交託(2012-)
2012年,我和太太Tina進入了婚姻。我骨中的骨不懂我的心,我經常好心去解決太太的問題,而太太想要被聆聽感受。現在回頭看,自己真的像舊約以色列人一樣。上帝讓我敬重Tina,與我一同承受生命之恩。但是我卻不聽從,沒有聆聽她的心聲體會她的感受,比以色列更甚。
直到後來我放棄了”帶領”她的想法,尤其是在”屬靈上的引領”。我不停地對上帝說,Tina是祢的女兒,祢所愛的,求祢親自帶領她。這個時候,我反而可以不著急和她講道理和解決方法,開始學習聆聽她的感受,當她會覺得被理解,她的心也變得柔軟,最終感受到唯有上帝是我們的磐石和幫助者。
後來我們有了兩個孩子,他們開心的時候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歡樂。但是在他們不開心的時候,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挑戰,我深感自己的無力和缺乏智慧來幫助他們。做過父母的都懂。我內心深處的禱告一直是:主啊,他們是屬於祢的,求祢給我智慧幫助他們成長,求祢親自帶領他們,我真的沒有這個能力和智慧。這個禱告給我帶來很大的平安,因為我相信上帝會帶領他們,上帝有祂更美善的計畫。正如耶29:11-12說的:”耶和華說: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,是賜平安的意念,不是降災禍的意念,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。你們要呼求我,禱告我,我就應允你們。”